中国天主教“一会一团”主办的第四届(2012—2014年)修女会长培训班于11月7日在全国修院结束。会长培训班每届三年,每年一个月的课程。每届人数基本固定,本届有36位会长参加。培训班所开设的课程有奉献生活、灵修陪伴等十几门课,授课的老师主要来自国内、韩国、菲律宾、台湾、香港等地的神父、修女。
第四届会长培训班的修女们,通过连续三年、每年一个月的学习,学到了以前有些不知道的或者不太明白的方方面面的知识,使修女们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。下面就所学内容做简单地回顾总结。
林进德神父为我们讲的“灵修陪伴”和“身心灵整合”,使我们大家更清楚的反省:献身天主的人必须是个常祈祷的人、并要常开放的在静观中坦白的面对天主、聆听天主圣神并顺从祂的引导,多反省自己,聆听他人,保持喜乐的和别人沟通才能引入归向天主。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并以圣经为基础,让我们陪伴者的角色,该如同圣经中耶稣陪伴厄玛乌二徒那样,才能使自己和别人的身心灵达到真正整合。
韩国崔修女讲的三愿生活、修会各阶段的培育、会宪、会规的制定、神恩的寻找、修会行政管理等课让大家听后耳目一新,眼界大开。学习的会长修女们,很清楚地明白了修会望会、初学、暂愿、永愿各阶段的培育和管理方法。
通过对三愿、团体生活的剖析,更清楚的知道要用耶稣的眼光去看问题,以爱用真心去对待每个人,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。不然,三愿、团体生活对我们度奉献生活的人便是一种沉重的加琐和负担。通过行政管理的讲解使我们更加明白,要管理好修会必须把福音、会宪、教会法典结合起来。修定会宪首先要从灵性方面,根据福音三劝谕,依据会祖的神恩,其次要从法律的层面写出具体的规条,然后把灵性和法律两者结合起来。
修会本是一个小教会,应该得到教会的保护。各修会的神恩不同,神恩有个人的、团体的。神恩包括灵修、精神、使命,而不是单一的。修会的管理人员的目标是为使人灵得救,是在教会内的一种奉献和服务,是地道的服务员。要像耶稣那样谦逊地去爱人,要修会成员各尽其职,各尽所能。会长们在各方面应该是修会姐妹们的楷模,她们的职责和使命是在天主圣神的引领下,代表修会做明智的决定和安排。
通过韩国朱秀育神父讲修会革新法令、梵二文献,我们很清楚该如何依照教会法典、修会革新法令、梵二文献来维护修会权益。更明白了教区对修会的权利、责任、义务,同时也明白了修会对教区应尽的义务。修女们从此以后会更积极地、主动地和教区神长们更好的配合各方面的工作。
全国的修会导师们带领的八日神操避静,让大家真实的体会到是天主圣神在引领我们,通过圣经章节引导我们姐妹们很容易地进入了角色,在操练中好几位姐妹多年受的伤害和不能宽恕等都得到了治愈。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是谁,也知道真正的悔改、完全交托给天主,更明白了自己今后的使命。
菲律宾丁修女讲的“中年灵修”使我们明白了中年真正的喜乐,是来自和天主亲密的关系,加上自己的努力。同时也来自好团体的帮助和好长上的引导,就是自己该常常与圣神共舞。同时也提醒我们奉献于主的人,在中年期这个阶段很容易出问题,但往往不承认自己有问题,容易迷失方向,更应该和天主保持密切的关系。
在过去的印象中,“信理神学”课让我们望而却步,深不可测,但通过这一次乔修女对信经的详细讲解,让我们对天主圣三有了更深地认识,我们即分享了天主的神性,也该把它融入我们的生活,就是要呈现基督的容颜,这也是天国临现人间的标记。
听了香港徐神父的“新福传和生态灵修”,我们对福传和灵修有了新的理念。
福传不单是为了传教,而是从我们自身做起,传递天主更丰盛的生命。我们也更明白了天主造人的目的,是为了人在侍奉天主的同时,也让人生活得更快乐。真正完整的信仰应该是扎根信仰,热爱家庭,投身社会,胸怀祖国,放眼世界,注目永恒。在祈祷、日常生活中与天主交往,忠于传统,敢于创新,在生活中成圣自己。因为灵修是工作的灵魂、是动力,它能净化心灵,固本培元;在福传过程中应把当地文化和信仰以及“梵二”精神相融合,以主为基,以人为本,以史为鉴!
信仰是一种胸襟、是一种境界、是邀请,而不是法律。灵修不单只是在圣堂,而是要活出更高层次的生命,随时在万物中发现天主,并处理好家庭、邻居、教会、社会、团体之间的关系。不单是建立个人与天主的关系,而是要在主内提升爱人的素质,要敢于承担社会责任。爱教会、爱国家、爱民族、关心世界,热爱大地、珍惜、节约天主给我们的各种资源,共同分享而不霸占,享受简朴没污染的绿色生活,以环保意识来护理地球更好的延续,使人们生活得更好。我们该常常喜乐,事事感恩。每天生活的要积极、快乐,凡是要投入、专注、付出感情。成败得失、喜怒哀乐全交托给天主,尽人力而听天命。
以上就是会长培训班三年的主要课程。全体会长修女通过学习都受益良多、获益匪浅。会长修女们对“一会一团”领导给她们提供这样的学习交流机会表示感谢!
_副本(1).jpg)
版权与免责声明 1、投稿:本网欢迎网络、传真、邮寄等各类方式投稿,但请勿一稿多投。
2、版权: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内容,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。欢迎转载,但请注明出处。
3、文责:欢迎各地教区、堂区、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,一旦刊登,版权虽属本网,但并不代表本网观点,文责一律由投稿者(教区、堂区、团体、个人)自负。
4、转载:凡本网注明来源为转载的内容,为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。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,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。
5、本网无商业目的,若我们上传的资料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撤下。